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你我同行|傅卫军教授

来源:医师在线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此外,傅卫军还在建立血液肿瘤全程管理系统,将血液肿瘤患者建档、建群管理。因为血液学科属于典型的实验学科,所以在今后科室的蓝图里,除了继续开展临床研究,傅卫军还策划

此外,傅卫军还在建立血液肿瘤全程管理系统,将血液肿瘤患者建档、建群管理。因为血液学科属于典型的实验学科,所以在今后科室的蓝图里,除了继续开展临床研究,傅卫军还策划多与基础研究团队联合开展发病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探索。

第三,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国做得不错,如CAR-T治疗中国骨髓瘤患者中开展比较早,疗效比较好,但是多而杂,没有形成真正的系统。而反观国外,他们做得更晚但也更系统。第四,在药物的研发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但在概念的论证、机制研究方面,国外更胜一筹,他们基础工作做得更好,这也就导致了在新药研发方面,他们总是走在中国的前面,让国外患者更早地接触到革命性的药物。但现在中国的医生也非常的努力,临床、基础都有大量进步,我国的企业也在进行一些国内特有药物的研发。

中国很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确诊就是晚期,51岁的付阿姨就是这样的患者,她的家境也不是很好,十五年前,临床上能用于晚期MM的药物只有沙利度胺。付阿姨用药后达到缓解,又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已是当时的“终极武器”,不幸的是付阿姨移植后复发了。当时,沙利度胺的升级产品来那度胺正在中国做注册临床试验,试验的领导者“刚好”是傅卫军。付阿姨在入组来那度胺治疗之后经历了51周的缓解,疾病又开始进展,之后付阿姨又依次入组了硼替佐米临床试验、CD38单抗临床试验、塞利尼索临床试验,在应用塞利尼索进展后又入组了CAR-T的临床试验。治疗前前后后已持续了15年,这期间的过程完整地见证了骨髓瘤治疗领域新治疗手段的出现。

一来到新岗位,傅卫军就开始着手推动MM的早诊,“四院背靠上海虹口区,老龄化非常明显,而多发性骨髓瘤在老年人群当中,本身发病率就高,而很多人不知道做几十块钱的血清蛋白电泳就能诊断出MM前期病变(MGUS,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这样既能节约医保资金,疗效也更好。”他建议,60岁以上的门诊患者可以作为常规体检筛查这个项目。

除了新药研究,傅卫军还非常重视在全国推广和普及MM诊疗指南,因为他认为,只有所有医生都规范治疗,才能将现在临床上好的治疗手段用好,他说:“推广指南和新药试验,一个是对基层骨髓瘤医生有益,一个是对患者有益,今后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傅卫军表示:“随着这些治疗方案的持续探索,再加上新的治疗方式出现,骨髓瘤作为一个老年性的疾病,真正第一次有可能变成一种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进行管理。MM的进展尤其离不开正确的、更早的诊断,更好地分层,更好治疗模式的选择,以及患者随访和全程管理意识的增强。这些进展应用到每一位患者身上,就是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或者是生存时间的延长。”

2022年,对于傅卫军教授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告别了工作三十多年的上海长征医院,来到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科,在这所百年老院开启了职业新的征程。和他一起履新的还有一位特殊的患者,付阿姨是一位从2007年就开始跟随他诊疗的晚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靠临床研究续命”的人。付阿姨治疗中有多次疾病复发,每一次疾病进展,傅卫军都会为她推荐最新的治疗方案,并推荐她参与新疗法的临床研究,如今付阿姨已经用上了最先进的CAR-T治疗。

傅卫军将目标聚焦在血液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作为PI完成20余项骨髓瘤、淋巴瘤新型治疗药物的国际及国内注册临床研究。

融媒体记者王丽娜

像这样被傅卫军成功挽救的患者还有很多。多发性骨髓瘤(MM)现在的治疗方式与二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临床新药频出,而傅卫军几乎主导了其中绝大多数新药在中国的上市研究。同时他也在国内较早开展“CAR-T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骨髓瘤”的临床研究,相关成果也受邀在美国血液年会上口头报告。这一切看似平凡的工作,却不知不觉间为后面绚烂的生命故事埋下伏笔。“看到如今能有越来越多的血液肿瘤患者,因为诊疗手段的进步而生存期延长,真的是让一个医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傅卫军说。

2022年是傅卫军迈入工作岗位的第34个年头,他已经从一开始的习惯到喜欢上了这份收获与喜悦并存的职业。正如傅卫军说的那样,中国医生很努力,血液科的医生、各个科的医生,他们除了要肩负14亿人民的健康重托,还要在科研方面赶超国外,期待患者对这群“白衣战士”有更多的理解、包容,让他们能更无后顾之忧地继续奋斗,让我国的医疗早日迈进世界一流行列。

文章来源:《医师在线》 网址: http://www.yszxzz.cn/zonghexinwen/2022/0902/2346.html



上一篇: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广州中医
下一篇:百色市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整

医师在线投稿 | 医师在线编辑部| 医师在线版面费 | 医师在线论文发表 | 医师在线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师在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